决定琥珀蜜蜡价格的四个关键因素
15 2024-03-18
琥珀里的昆虫万年不腐,人类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分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黄色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在古代人眼中,琥珀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象征长寿,所以琥珀又被视为吉祥之物,琥珀被认为是佛教七宝之一。汉郭宪在《洞冥记》中曾写“帝所幸宫人丽娟以琥珀为佩,置衣裾里,不使人知,乃言骨节自鸣,相与为神怪也。”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全世界最大的琥珀价值2.5亿,一只雏鸟在琥珀中被封印近几千万年年依然不腐;英国男子在山中散步时捡到4000万年前的琥珀,里面的蜘蛛清晰可见。琥珀中包裹的小生物历经千万年仍栩栩如生,不得不让人称奇。
尸体防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而产生的有意识的行为。古人认为,坟墓是死后在阴间生活的另外一个场所,为了保证自己在地下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很重视墓室的修建,并进行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而对于尸体的保存,则是保证形魄的重要措施,所以墓葬之内的防腐处理也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尸体的防腐处理,二是对用以保存尸体的棺椁进行处理。
为了达到防腐的目的,古人们绞尽脑汁,想出了许多方法。如:沐浴消毒法、金缕玉衣法、冰块降低温法、脱水风干法、花椒香料法、优质棺椁法、水银防腐法等等。
那么,他们为何不用琥珀来为遗体防腐呢?
其实,琥珀的形成并非那么简单。准确地说,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这种古老化石的形成必须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
首先,要有树木,主要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树种。
其次,必须有气候条件,天气一定要非常炎热,这样的气候使得树脂源源不断地滴落下来。
第三,恰巧有蜜蜂、苍蝇、蜘蛛或者其他小动物经过,而且它们正好被黏腻的松脂粘住。随着树脂不断滴落,昆虫被一层层包裹。
松脂球形成后,不断被冲刷、搬运、沉积,有的甚至在地下被掩埋数千万年,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松脂球慢慢石化,才能形成琥珀,达到千年不腐的效果。
纵观历史,截止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大琥珀重达19.2公斤、长59厘米、宽48厘米、厚19厘米。人类的遗体和与其相比,体型太大,想要用树脂包裹住人类的遗体,其数量太过庞大,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如果提前准备树脂,因为树脂形成速度慢,一旦凝固,很难将其再次融化,古代也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松脂球都能够变成琥珀的。松质球只有通过地壳运动被埋在地下以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环境变化,才能够变成琥珀。试问,谁能保证这样合适的条件,搞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所以,用树脂来为人类遗体做防腐处理,基本是不可能的。
● 文章来自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或鉴定依据。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