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品种大全图文详解
38 2024-01-08
一、“翡翠”一词的演变
我国古籍中早已出现“翡翠珠玑”、“翡翠火齐”、“翡翠笔床”、“珠翠”与“翠玉”等词汇,证明从春秋战国时期,“翡翠”一词就已经应用。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出郁林,从羽,非声。雄赤曰翡,雌青曰翠。”翡翠一词应指鸟;楚辞宋玉《招魂》有“翡帷翠帐,饰高堂片”。
这里指的是用翡翠鸟羽毛做的帷帐。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是从颜色的角度来修饰翡翠火齐(玫瑰珠石)。
从翡翠鸟美丽的羽毛文字的角度看,“翡翠”文字从“羽”,自然与鸟类羽毛有关,后来转换为玉名称,用来专指“具有翡翠鸟羽毛颜色的绿色石头”。
亦有人说绿色的翡翠和绿色新疆碧玉(古称“翠玉”)颜色相似,为了区别而称之为“非翠”,后谐音至翡翠。至于这种美丽的鸟名何时开始变成了玉石之王的专用名词,已无从查证,这便更增添了翡翠的神秘色彩。
翡翠一词自古至今有三个概念:鸟名、绿色的玉石、真正的翡翠。
据《缅甸史》记载,公元1215年勐拱人珊尤帕受封为土司,传说他在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这就是翡翠,这里就成为后来翡翠玉石开采之地。
而另一种传说是13世纪中国的马邦商贩沿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进行贸易往来,一个云南马夫为平衡马两侧驮子的重量,在今勐拱一带抬起路边的石头押驮,回来发现押驮石头磨成翠绿色从而发现了翡翠。
翡翠真正大规模开采而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应该是在明代,尽管在北京明十三陵发掘的明万历皇帝(1573~1620)陵出土的大量珍宝中没有翡翠制品,但是明代缅甸曾隶属云南永昌府管辖。
马罗刚和蔡汉伦根据对云南腾冲出土文物的考证,认为元代以前腾冲墓葬物品中没有翡翠,因此认为元代以前的“翡翠”并不是现代真正的翡翠,认为翡翠在中国出现是明朝以后的事情。
云南地区有出土的明代翡翠硬玉实物:昆明大普吉沐家山明代沐英国公家族墓出土了一件翡翠双螭璧、两件翡翠玉簪等翡翠饰品:云南富民迁挖古墓出土的玉手镯、护心玉、口含玉有5000余件之多,其中不乏翡翠饰品;
近年腾冲因扩建修公路时,在上绮罗附近发现了一处明代翡翠玉器加工作坊的遗址,出土了几个翡翠弥勒佛,2只玉簪,1只水盘,盘中还有一些翠玉片。
腾冲还出土了明代崇祯十九年李德人墓中的满绿翡翠手镯及龙牌等。
此外,昆明等地发现的具有明代雕琢特色的马龙头翡翠手镯及翡翠璧等饰品,都证实了明代云南翡翠开发应用的成熟,并已在王室、达官贵人和民间百姓中广泛流行,但是没有进入中原地区。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记载过云南腾冲玉器市场活跃的情形。
在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缅甸国王开始向清朝廷进贡翡翠,同时大批翡翠被开采并运到北京以供达官贵人奢侈之用。
到了清朝末年,翡翠的开采及利用达到了鼎盛时期,清东陵慈禧太后随葬宝物中有众多的翡翠制品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今日所见的翡翠旧物中,多为此时产物。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认为翡翠是18世纪以后才从缅甸经云南传入中国的。
其他区域的史学资料中记载,日本在5000多年前的新隰县绳文人就已开始使用翡翠。中美洲危地马拉古玛雅文化考古发掘中也出现有翡翠制品。
天然翡翠手镯.紫罗兰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春带彩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春带彩
天然翡翠手镯.紫罗兰飘花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
天然翡翠手镯.春带彩
● 文章来自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或鉴定依据。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