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学会的翡翠鉴定方法

网友分享 2024-12-01

保利春拍6000万港币成交的翡翠手镯

在翡翠市场当中关于真假鉴定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各类与翡翠相似的玉石品种的仿冒品;

仿翡翠的水钙铝榴石

第二个是对于劣质翡翠进行人为化学性处理使之变漂亮的产品,其中第二点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出现较早,并且出现初期给市场带来过重大打击,而现在依然大量活跃在市场当中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翡翠B货和翡翠C货。

翡翠B、C货挂件

但是不管作为普通消费者、收藏者还是刚入行的经销商,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首先真正的珠宝玉石行业是诚信度、信誉度比较高的一个行业,真正的珠宝行里人之间基本不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卑劣行为。另外就是翡翠的鉴定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方法,认真揣摩在家就可以轻轻松松学会。

翡翠少女

1、看大小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之前见过不少所谓专家对着一件翡翠摆件翡翠山子用放大镜、用手电筒转来转去的研究鉴定看是否能找到B、C货的痕迹,其实这都是外行的表现。一件翡翠制品如果厚度超过三、四公分,那么它是B、C货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更何况更大的手把件、摆件等,翡翠的B、C货主要集中在小挂件、手镯、牌子、戒面等品类中。

翡翠摆件不存在B、C货的困扰

小件是翡翠B、C货的重灾区

2、看表面光泽

一件完美的翡翠制品表面应该具有比较强的玻璃光泽,B、C货经过注胶以及胶的老化脱落从而确实玻璃光泽,行成黯淡的油脂或者蜡状光泽。所以,当遇见一件翡翠制品光泽黯淡时,基本就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因为材质本身品质太差、抛光不精良造成的;第二种是年代久远因物理性磨损失光或者入土受沁的明、清、民国等老翡翠;第三种就是经过人为处理的B、C货翡翠。

天然翡翠与B、C货翡翠光泽对比

翡翠B、C货与天然翡翠光泽对比

民国时期翡翠手镯光泽缺失

3、测比重、听声音

测比重法较为繁琐且不准确,听声音法较为微妙且显得外行,一般是商家在营销过程中向顾客展示常用的方法,故而不建议研究。

听声音辨真假不实用且有风险

4、看翡翠的洁净度

翡翠处理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消除劣质翡翠内部的杂质,诸如普遍存在于翡翠中的“黄水”“黑斑”等,如果一件中低档翡翠制品肉眼明显可见一些黄水线、黑点、黑斑等杂质,基本可以确认是天然A货翡翠,价格低廉反而洁净度极高的翡翠反而要注意。

翡翠B、C货基本都很干净,鲜有杂质

天然翡翠常含有黑黄褐色、裂纹等杂质

5、紫外荧光反应

紫外荧光灯在珠宝鉴定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很常见的辅助性鉴定工具,主要是用来观察宝石的发光性。天然的翡翠大部分是没有荧光的,当内部含有部分高岭石或其他发光物质,在紫外线下可呈现较弱的荧光反应,当翡翠经过强酸冲洗、再高压注胶之后,在紫外荧光灯下整体会有较强的胶的荧光,建议使用波长为315-400nm之间的长波紫外荧光灯,这个方法可以鉴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翡翠真假。

翡翠B货在紫外荧光下的效果

天然翡翠无反应,B货亮

B、C货翡翠在紫外荧光下的反应

6、放大观察表面

这个方法仅仅需要一个便携式放大镜,熟练之后甚至肉眼也可以直接鉴别,可谓一招制敌的鉴定方法。B、C货翡翠在经过酸洗之后会留下密布的由外及内的裂隙孔道,胶质在高压下也是沿这些裂隙进入翡翠内部,所以在仔细观察B、C货翡翠表面的时间,会发现密布的网状裂隙,特别是在一定光线下将翡翠调整合适角度,表面形成一块白亮反光面时尤为明显。但是要注意区分一些天然的结构稍粗的翡翠抛光后,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桔皮效应,以及由于雕琢或抛光等不精良造成的表面些许的残缺、凹陷和天然翡翠本身带有的绺裂。

B、C货翡翠表面的网状酸蚀纹

天然翡翠与B、C货翡翠表面对比

翡翠BC货表面网状酸蚀纹

再来个图增加印象

天然翡翠表面光洁无酸蚀纹

7、观察翡翠内部结构完整性

翡翠在经过强酸冲洗之后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是作为天然矿物集合体的集合程度、集合样式也是比较复杂,况且一些优质高档翡翠肉眼甚至放大镜下也很难观察到其矿物结构,所以这个方法仅供参考,初学者在日常中并不适用。

收藏级天然满绿翡翠珠链

以上的方法多是从翡翠的结构以及表面等方面入手鉴定的,并没有涉及如何鉴定颜色是否天然的方法,是因为在BC货翡翠的颜色天然与否对于翡翠的价值不产生什么影响,所以颜色的天然也就不具备鉴定意义了。鉴定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在以上列举的翡翠鉴定方法当中虽然单第5、第6点就可以确定翡翠的天然与否,但还是应该综合的多方面的进行鉴定,以使结果更明确。对于翡翠的鉴定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发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 文章来自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或鉴定依据。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

上一篇:翡翠是“玉石之王”?为什么翡翠如此高调?因为它具备这3个特点
下一篇:长期戴翡翠的七大好处和功效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